
每一兩個禮拜我會固定到彰化跟怡雯見面
不過這次她忽然感冒
而會面已然不成
原本想轉去草屯吃點東西
但途中經過了彰化縣芬園鄉
一個我完全陌生的鄉鎮
沒多想什麼就打了方向燈彎了進去
還好轉進去就看見市場
趕緊把車停好
不管是都會或非都會地區
市場附近應該都有美食的蹤影才是
這天氣溫破了三十
我沒打算在大太陽底下走太遠
所以停在這家店前
內心掙扎著
掙扎的理由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客觀的衛生條件實在有不小的問題
店前面一鍋豬腳直接在陽光下曝曬
幾串粽子垂掛在室溫中
中餐時段所剩餘的菜餚就凌亂的堆置在餐台上
我一定是失心瘋
跟門口的阿桑點了幾樣東西後就走進店內
而店內昏暗
眼睛還得適應之後才看的清室內的擺設
店外已亂
店內也沒有好到那裡去
兩名婦人在沒什麼光線的情況下包粽子
另一名婦人在整理東西
而剛剛點菜的阿桑正努力讓我的東西能盡快上桌
不過灶冷鍋溫
我接下來所吃的東西沒有什麼溫度
反正天熱
這樣的吃法倒也無妨
首先是一個粽子
很特別的粽子
因為在中台灣
我還第一次吃到用生米煮成的粽子
內餡也很簡單
一些肥肉丁還有幾粒豆子
沒有厚重的調味
也沒有香菇鹹蛋黃的繁複
你可以吃到糯米的清香
既使是冷的粽子
若覺得味道不夠
加點辣椒醬增色增味也可
接下來是豬腳還有豆腐
還記得店前的那一鍋嗎?
沒錯!
就是那鍋裡的東西
豬腳在滷製之前應該有經過去油的步驟
所以既使冷吃也不覺得油膩
而且我必須說這豬腳的味道還真不錯
筷子一入便行分解
吃起來並不費功夫
豆腐則是一般的板豆腐
入味入到一半
所以還保留一點生味
而滷豬腸則是我比較不能接受的一道
腸子沈浮在深色的醬汁中
阿桑豪邁的砍了幾段上桌
味道死鹹而腸子的處理草率了些
而店內四個婦人加起來最少有兩百二十歲了
不過一般務農的人容易早衰些
不知道為什麼
這些婦人讓我想起了外婆
外婆離開的時候只有五十九歲
最後的兩年外婆因為腦中風熬的很辛苦
我的印象中
外婆沒有過過什麼好日子
一身青布衫
早上五點多就得開始操持家務
所以常常晚上七點多
外婆坐在竹藤椅上就會打起盹來
但是外公尚未歸來
也不能安然入睡
那個年代的女性
在勞碌一生之後
常常不知道自己所圖所守的究竟是什麼?
是一個完整的家
還是男人放蕩不羈的心?
外婆離開幾年後
母親與阿姨曾試圖透過靈媒去尋找外婆
想看看外婆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
不過靈媒遍尋不著
只能安慰的說
外婆大概是成仙修道無暇顧及塵世情緣了!
我邊吃邊聽著店內四位婦人的談話
主題倒不是八卦
而是談論著那一家店也漲了價
就看店內本身還能撐多久
還談到那一個商販的豬肉不要買
大概是來源或品質有了問題
過一會
其中一位婦人用碗倒了茶給我
說菜色比較鹹
可以喝茶沖淡一些口感
已經下午四點
這些婦人的手依舊沒有停下來
不知道這些婦人辛勤工作所圖所守的究竟是什麼?
我的下午茶也還沒有結束
走出店外
高溫的午後再來一碗刨冰是最好不過的
走進鄰近的一家冰店
店內又是兩位女性掌理
我要了一碗八寶冰
細細的翻尋確認配料的種類
紅豆花豆蕃薯粉粿
吃一口甜一口
不知道在成仙修道之後
還能不能保有人間的味覺?
而如今我才驚覺
我從來不知道外婆喜歡吃什麼?
五月的第二個禮拜五
我在中台灣的陌生鄉鎮裡
吃完了豬腳與刨冰
甜與鹹的交融卻讓我想起了外婆
想起她替我拭過淚
但布滿粗繭的雙手
想起久遠前的夏季
我跪著送外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