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個禮拜在香妍吃飯
德薰店主在七點半左右加入
才剛入座就拿了一小瓶東西給我
是醬油!
店主說朋友在雲林找了廠商用古法自釀的
由於產量不多
所以要我先嚐嚐然後看要不要訂購
而我拖到前幾天才把醬油帶回台北
怎麼運用倒是先有了定見

我的廚藝只限於把東西煮熟而已
隨意買了些材料
我倒是好奇這個醬油是什麼味道
打開瓶蓋
日光燈下的醬油平靜如湖面

微沾入口
我卻靜默了下來
到底什麼是醬油的味道呢?
好的醬油是需要時間的
等待著黑豆發酵
等待著微生物分解
而市面上的化學醬油及速釀醬油
只是急忙著抵達終點
路上的風景一概不見

這個醬油的味道實在有趣
剛入口
鹹味乍現卻消失的也快
繼之而起的是豆類釀造後的香味
彷彿一女子在十步之遙
初觀以為女子豆蔻年華
女子前行三四步
轉眼為二八佳人
及至面前方知是窈窕淑女
而令人寤寐求之

這樣的好醬油簡單吃最好
擺上南部的白兔烏醋

T姐送的橋頭鵝油香蔥

再下幾把麵

麵起鍋放入海碗略微翻攪



一碗樸實卻又不簡單的乾拌麵上桌
醬油、烏醋以及油蔥各司其職
這碗麵好吃的緊

另備一方絹豆腐
豆腐跟醬油之間的連結
其實就宛若我童年生活的再現
在屏東居住時
早晨只要聽到鈴鐺聲
便是小販挑著板豆腐來販售
外婆會給我錢之後
然後就拿著盤子來買兩塊板豆腐
一塊豆腐淋上醬油吃飯或吃粥
另一塊豆腐則是中午或晚上油煎之後上桌

而在花旗國讀書的時候
為了方便常常煎豆腐
只不過花旗國的豆腐製作工序有問題
常有酸味
至於醬油都是一塊美金上下的便宜貨
略有苦味
好好的煎豆腐到最後都是有酸有苦

今天應該是大不同
豆腐切片成玉牌後下鍋用中火煎到表皮金黃微酥



醬油兼具上色及調味的功效


當然
如果能有些蔥薑更好
不過今天就單吃這豆腐與醬油的味道
而剩下的豆腐就直接淋上醬油


桌上有煎豆腐與生豆腐
外公外婆不知道是不是也在餐桌的另一側
等候著舉箸開動?

荷包蛋是德薰店主提議的
LUCIA將有機蛋煎好上桌


然後滴淋些醬油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
對這樣的菜色應該不陌生吧?
把這樣的荷包蛋放在白飯上
就是很多人童年的一餐
而更早些年前
一碗飯上淋上醬油也就是一餐
醬油如影隨形的出現在海島的不同世代飲食裡
這一小瓶沒有品牌的醬油
有滋有味
桌上雖無肉無魚
卻也讓過去的點點滴滴一一浮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ile2asile 的頭像
asile2asile

流亡的地獄之族

asile2as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