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坐著大江戶線來到築地市場
出口左轉再左轉
沿著略微潮濕的地面
還有空氣中的魚鮮味
魚橫丁已不遠
市場裡人車交錯
初來乍到的觀光客
往往會衝到壽司店前排隊
而非觀光客的族群約莫可分成:市場工作人員、貨車司機以及採買者
這些人的飲食需求比較單純
就是圖個方便其它都不求
所以人群會自動分流
而低調的「磯野家」也因此被外來訪客忽略
這家食堂極少出現在旅遊書中
店前的菜單雖說口味和洋兼俱但無引人之處
位於二樓的店面或許也更讓人卻步
如果你腦中是華麗的壽司或是八千代的炸物
這裡絕對無法讓你滿足
但相信我
鼓起勇氣往上走就是另一個國度
店內沒有裝潢甚至說有點詭異
除了桌椅外竟然還有一小方禢禢米
但這裡卻是築地場內唯一有窗景的食堂
如果運氣好
窗邊有位就千萬不要錯過
邊吃邊看流動的人車
生意不惡
早上七點半店內已是八成滿
店內的客群近乎都已經折騰了大半夜
點一根煙喝口啤酒
年輕人就來碗拉麵一盤炒飯
老一輩的就先看個報紙再隨意吃些東西
牆上的菜單蓋有年矣
看了一下點了牡蠣飯再炒盤花枝
等待中人來人往
沒有觀光客的喧鬧
空氣中盡是疲憊
這裡的食材鮮度沒問題
但是肥美程度就稍微遜色
牡蠣飯相當不錯
米飯吸收了牡蠣的鮮味
加上微微的鍋巴
這一品料理雖非出自名門
卻也有模有樣
炒花枝更是驚喜
鮮度佳
在醬油與奶油的拌炒下
香氣撲鼻並帶有些許嚼勁
隔日再來
想點干貝青菜丼飯
但外場說當日的干貝並不大
所以改點了炸牡蠣再加中華丼
牡蠣的品質還是不如場內其他店
中華丼就是燴飯
雖然沒有特別食材
芡汁下的很細心
而且味道不重
適合困乏的味蕾
但如今從二樓往下看卻有些人事已非…..
雖然震央不在東京
但築地市場卻明顯的受到波及
觀光客急遽的減少
加上對輻射的疑慮
築地不僅冷清
就連一位難求的「壽司大」都甚少人在排隊
當你開著卡車長途跋涉送來魚貨
當你忙了半夜整理魚蝦蟹貝
現在這一切彷彿失去了依歸
沒有觀光客的築地
日子依舊要過
「磯野家」成了另類的避難所
庇護著疲憊的勞動者